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63
编号:13629897
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手术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3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消化道穿孔的效果与价值。方法: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消化道穿孔患者58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给予治疗组内镜下穿孔修补术,给予对照组传统手术切除穿孔部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感染及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手术治疗消化道穿孔治疗具有更好的微创性,术后并发症少,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消化道穿孔;内镜手术;并发症;手术切除

    消化道穿孔是当前比较危重的疾病,严重的可危及患者生命。消化道穿孔早期发病不明显,后期发病可引发失血性休克,假设救治不及时,患者的死亡率将在20.0%以上。消化道穿孔在治疗上多选择外科手术治疗,但是都存在一定的手术并发症。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下采用金属支架或钛夹来进行早期穿孔修复手术开始得到了消化科医生的青睐,此方法可有效改善预后。本文具体探讨了内镜下穿孔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方法对消化道穿孔的治疗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消化道穿孔患者共58例,纳入标准:影像学确诊为消化道穿孔,年龄20~70岁,适应手术治疗,知情同意,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排除标准:存在消化道肿瘤或原发性肝癌,合并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已采用内镜下治疗或正接受药物治疗者。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5.98±2.34)岁;穿孔部位:结肠22例,胃20例,十二指肠16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5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性别、年龄、穿孔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实施内镜下穿孔修补术(美国史赛克(中国)有限公司209XI型内镜),抽吸腔内空气和液体。使用H345型金属钛夹(杭州康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枚,将金属夹系统放在释放套管内,将病变周围组织拉入套帽内,牵拉并释放金属夹系统,迅速恢复原状对合,以止血和封闭穿孔。对照组:全身麻醉后开腹,实施传统手术切除穿孔部位治疗。

    1.3观察指标

    围手术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状况,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感染、肠梗阻等。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4.0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围手术指标对比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1。

    2.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结果

    经过观察,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合计2例(6.89%),对照组合计11例(37.9%),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2。

    3.讨论

    在临床上,消化道穿孔是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消化道溃疡严重的并发症,其起病急、变化快、病程重,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受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消化道黏膜的防御功能降低,进而使消化道原有黏膜溃疡和糜烂加重,最后形成穿孔。

    外科手术是传统的消化道穿孔的临床首选治疗方法,但近年来内镜下穿孔修补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该方法具有的主要优点是创伤小,可促进患康复者,并防止不完全闭合。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内镜下穿孔修补术,可显著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证实了上述观点。

    对于并发症,特别是伤口及肺部感染以及肠梗阻等,是消化道手术的常见问题。而标准金属钛夹使得消化道近黏膜层发生闭合,修补严重部位,以及术中与术后钛夹容易脱落。金属夹修补系统能有效封闭创面,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降低(P<0.05)。但对于较大型的食道、胃等穿孔的治疗,需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放置内镜治疗并不都是最佳选择。

    总之,内镜下手术治疗消化道穿孔治疗具有更好的微创性,术后并发症少,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杨曙)